柞水县始终把精准扶贫作为“一号工程”,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,不断创新精准扶贫机制,真正做到了“精准到位扶真贫、因势利导真扶贫、实干为本真脱贫”。
一是创新“连片推进、带动全县”机制。加快“长远产业一主两优、短平快项目多点支撑”产业体系构建,聚力打造木耳产业、精心发展林下经济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、积极推进农村电商,目前已有5920户1.9万余名贫困群众捆绑到产业链上。
二是创新“菜单式扶贫”机制。出台贫困户产业发展奖励和补助详细标准,包含种植、养殖、林果、中药等产业项目,作为产业扶持的“菜单”供贫困户“点菜”,全力推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。目前,已有1.1万余名贫困群众下单“点菜”9600余份,发展各类短平快产业项目1.2万个。
三是创新“全域旅游四联”机制。依托景区景点、宾馆酒店、旅游名镇和美丽乡村,优先安排贫困群众就近创业。同时,以县旅游公司等为融资主体,由公司出面为贫困户担保,帮助每户贷款5-10万元入股经营,每年按照8%的固定收益分红,为贫困群众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。
四是创新“三保金融扶贫”机制。由政府统一向金融部门担保,保证贫困群众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费用,并且有稳定分红收益的“三保”政策。向贫困户逐年发放入股分红,每户每股贷款额度为5万元,每年每户入股分红不低于6%的固定收益。
五是创新“挣五金增收”机制。采取“园区+企业+基地+贫困户”的模式,将脱贫攻坚与园区发展捆绑、挂钩。创新土地流转挣租金、资产入股挣利金、承包经营挣赢金、劳务就业挣薪金、领养产业挣现金的“五金”办法,示范带动全县5000余户贫困户增收致富。
六是创新“三变改革”机制。创新推行“党支部+‘三变’改革+集体经济+贫困户”模式,在全县确定23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,全面推进清产核资,打造多类型集体经济示范样板,不断释放改革红利,增强发展活力,提高生产效率,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,农民收入持续增长。